google.com, pub-6611284859673005, DIRECT, f08c47fec0942fa0 google-site-verification: google8c4a9aba60973e88.html google-site-verification: google8c4a9aba60973e88.html RHTTC55 e-Magazine : 🥟 點心歲月(第二篇):晶瑩剔透的明星——蝦餃 Har Gow

Total Pageviews

🥟 點心歲月(第二篇):晶瑩剔透的明星——蝦餃 Har Gow

 By David Au 

如果說茶樓裡誰最搶鏡、誰最討人喜歡,毫無疑問,答案一定是——蝦餃(Har Gow)。這個外表晶瑩、內裡彈牙的小點,從來都是點心車上的人氣王,無論老中青,每一代人都愛它。


👶 我的第一口蝦餃記憶



還記得我第一次吃蝦餃,是在父母帶我飲茶的時候。那時我還小,看著推車姊姊從遠處喊著:

「蝦——餃——熱辣辣蝦餃啱晒你呀!」

我馬上坐不住,搖著媽媽的手說:「我要蝦餃!」那時的我不知道蝦是什麼味道,但那一口入口的彈性與鮮味,從此便烙印在心中。


🌕 蝦餃的「顏值」與「內涵」

蝦餃不像叉燒包或燒賣那麼熱鬧,它走的是低調奢華路線。真正好吃的蝦餃,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:

  • 皮薄透明:要看到裡面的粉紅蝦仁,但又不能破

  • 餡料鮮甜:選用新鮮蝦仁,有的還會加入筍絲提味

  • 口感彈牙:蝦仁要剁得恰到好處,不能太碎也不能太硬

  • 外型飽滿:三摺的半月形是蝦餃的經典造型

當你用筷子夾起一顆蝦餃,它不會輕易破皮,咬下去則是鮮香四溢、滑而不膩。這不是普通小吃,這是藝術品


🏮 茶樓裡的「金牌選手」

在我們那年代的茶樓,不論是「新興」、「蓮香」還是「樂園」,蝦餃永遠是一推出就搶光的點心。有時候點心車一來,幾雙筷子已經等不及伸過去搶,手快有、手慢冇。

即使是今天的朋友、乒乓球老友記們,每次去飲茶還是會說:「先來籠蝦餃啦,保證冇錯!」——這就是蝦餃的地位。


👨‍🍳 蝦餃背後的功夫

你知道嗎?蝦餃的皮不是用普通麵粉做的,而是澄粉與粘米粉混合,比例和水溫都要剛剛好。否則不是太硬、就是太黏。

以前做蝦餃是師傅級的技術活,年輕學徒要練習很久才有資格「摺蝦餃」。我聽過有位點心師傅說過:「摺一千個,才算入門。」這不是玩笑話,這是職人精神。


🧡 爺爺小故事 Grandpa’s Corner

我有一位老朋友,每次飲茶第一句就是:「有蝦餃未?冇蝦餃唔算飲咗茶!」對他來說,蝦餃是茶樓的靈魂,沒它不成局。

而我記得一次和女兒去茶樓,她還小,我夾給她第一顆蝦餃,她吃完後笑著說:「好像雲朵裡藏著蝦蝦!」從那天起,蝦餃也成為我家三代人的共同記憶。


📣 給讀者的話

你心中的蝦餃,來自哪一家茶樓?你還記得第一次吃蝦餃的情景嗎?還是你曾經在點心車旁和人「搶蝦餃」?
歡迎留言分享,讓我們一同懷念那一顆顆透明、熱氣騰騰的回憶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