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ogle.com, pub-6611284859673005, DIRECT, f08c47fec0942fa0 google-site-verification: google8c4a9aba60973e88.html google-site-verification: google8c4a9aba60973e88.html RHTTC55 e-Magazine : 點心歲月(第四篇):香港經典茶樓的傳奇

Total Pageviews

點心歲月(第四篇):香港經典茶樓的傳奇

By David Au 

對我們這些在香港長大、在加拿大落地生根的移民來說,「飲茶」不只是早餐或午餐,它是根植在我們心底的一種生活方式。今天,讓我們一起回顧那些曾經風靡一時、承載著一代人記憶的——香港經典茶樓傳奇



🥢 飲茶,不只是一餐

在五、六十年代的香港,茶樓是一種社交空間,是街坊鄰里、商業夥伴、家庭親友聚首的地方。長者早上拎份報紙、一壺茶,悠悠哉哉坐上半天;父母帶孩子來吃幾籠點心,邊吃邊談天說地。
那時候的茶樓,沒有冷氣,只有天花扇、麻石地、木椅與雲石枱;沒有手機,只有人與人的互動、熱鬧的人情味。

而香港,有幾家茶樓,不僅是點心的代表,更是城市文化的象徵



🌟 1. 蓮香樓 Lin Heung Tea House(上環)




成立於1926年,蓮香樓可說是「老派飲茶文化」的代表。進入蓮香樓,如同穿越回到上世紀:鐵製點心車、燈光昏黃、客人自行尋位、有時還要與陌生人併枱。

燒賣、糯米雞、蓮蓉包——每一樣都保留傳統味道。店裡還掛著老式掛鐘與書法對聯,那氣味、那聲音、那擁擠的熱鬧,正是老香港的寫照

🔸 招牌點心:蝦餃、蓮蓉包、豬潤燒賣



🌟 2. 陸羽茶室 Luk Yu Teahouse(中環)




如果說蓮香樓是街坊茶樓的代表,那麼陸羽茶室就是「文人雅士」的天地。開業於1933年,以中國茶聖陸羽命名,裝潢古典、充滿書卷氣息,是許多名人雅士的聚會之所。

這裡的服務員身穿白制服,態度從容;點心也更講究,手工細膩,茶葉品質上乘。

🔸 招牌點心:叉燒酥、蝦多士、瑤柱粥



🌟 3. 鳳城酒家 Fook Shing/Fung Shing Restaurant(多區)




鳳城酒家走的是「潮州風味」,但早年也供應多款粵式點心,是很多家庭飲茶、辦喜宴的首選。它的裝潢比較華麗,擺設講究,象徵著七、八十年代的「中產式豪華」。

對很多人來說,在鳳城喝茶是一種「體面」——既有味道,又不失身份。

🔸 招牌點心:潮州粉果、鹹水角、臘味蘿蔔糕



🌟 4. 大同老餅家 Tai Tung Bakery & Tea Room(油麻地)




雖然以中式餅家起家,但大同茶室也曾是許多街坊早上喝茶的聚腳點。這種店型規模較小、價錢親民,是平民百姓的最愛。

這裡沒有「名店」的包袱,卻有最樸實的味道。點一壺鐵觀音,來籠燒賣、一隻大包,就是一天的好開始。

🔸 招牌點心:大包、馬拉糕、牛肉燒賣


🌇 在異地回味舊茶樓的滋味

現在我們身處加拿大,每每和老朋友在列治文山的茶餐廳或港式酒樓喝茶,話題總少不了一句:

「你記唔記得以前蓮香啲蝦餃幾正?」
「我細個成日跟爸爸去陸羽——坐上層飲茶好威風㗎!」

對我們這些香港嬰兒潮世代而言,這些茶樓早已不是普通餐館,而是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場景。即使今天香港的傳統茶樓逐漸消失,這些回憶仍舊活在我們心中。


❤️ 爺爺公公小故事 Grandpa’s Corner

有一次在列治文山飲早茶,我對著一籠燒賣出神。坐在對面的球友問:「諗咩呀?」我笑說:「突然好掛住以前蓮香樓嗰種嘈吵、人多、但好有人情味嘅飲茶感覺。」

他拍拍我說:「依家飲少咗人情味,不過有你哋班老友就夠啦。」

是啊,茶樓也許遠了,但老友未遠,情味未淡。



📣 給社區朋友的話

你有沒有去過蓮香樓或陸羽茶室?你最懷念哪一家的點心?還是你有自己的「家鄉茶樓」記憶想分享?

歡迎留言或在 Richmond Hill 的老友群組分享這篇文章,讓我們一起回味香港的飲茶傳奇,把這份文化傳承給下一代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